推动“赛事主场”向“消费主场”升级!5月15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辽宁省共举办6500多场各类体育赛事,参赛及观赛人次达940余万,拉动综合消费近百亿元。
今年,辽宁省颁布的举办体育赛事最高可获300万元补助的措施,将大大激发全省各地办赛、观赛积极性,进一步拉动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
“跟着赛事去旅行”是当下最流行的体育热词。“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消费”的体育赛事矩阵拉动效应正在持续放大,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为提质增量,推动全省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辽宁省体育局于今年年初出台了《关于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分别从职业体育赛事、国际级体育赛事、全国体育赛事和群众性精品赛事等4个类别,制定了13条具体的办赛经费补助措施,补助标准从30万元至3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引进并举办社会影响力大、商业价值高的职业体育赛事,如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帆船帆板、赛车、拳击、马术、冰雪、电子竞技等项目的“首赛”,即首次引进辽宁并能持续举办的,在原有补助的基础上,还要追加100万元奖励。
《关于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的红利已然开始释放,极大调动了社会各界争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积极性。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各市已申办成功和正在申办的全国以上级别的体育赛事多达126项,远超历年平均水平。如即将举办的重要赛事: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2025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2025世界匹克球锦标赛中国站、2025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以及第十五届全国运动足球项目预选赛、男子篮球和跆拳道项目资格赛、群众组乒乓球和羽毛球预赛,还有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全国羽毛球冠军赛等。
辽宁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经济是以体育赛事为核心,通过赛事策划、举办及衍生活动,带动文化、旅游、消费、投资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经济形态。大量优质赛事将极大地丰富辽沈体育市场,推动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公众“跟着赛事去旅行”“伴着旅行来观赛”,让赛事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
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是继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之后,辽宁举办的又一次全国性综合运动会,也是我省首次举办全国冬运会,将促进全省冰雪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十五冬”筹办工作按部就班、扎实推进。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大连普湾滑雪场和冰上运动馆、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等重点场馆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宣传推广和市场开发力度逐步加大,正在积极开发体现“十五冬”元素的冰雪装备器材、冰雪主题九游体育文创产品,设计推出更具体验感的冰雪研学活动和冰雪文旅线路。
“十五冬”计划设置8个大项16个分项,辽宁拟承办滑冰、滑雪、冬季两项、冰壶、冰球、滑雪登山6个大项,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冰壶、冰球、滑雪登山10个分项,拟定在沈阳、大连、抚顺3个赛区举行。
在赛事经济跑出“新赛道”的形势下,辽沈地区三大球职业联赛,高水平综合、单项赛事,高热度群众体育赛事等不断举办,持续升温,未来将推动“赛事主场”向“更快、更高、更强”的“消费主场”快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