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始建于1952年,由两所国家示范(骨干)校于2019年合并组建,根植煤炭钢铁行业70余载,始终与共和国煤炭钢铁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学校坚持“转型综改有所需、山西工院有所行”的发展理念,立足职业教育“三大”布局体系,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构建起“铸匠魂、精匠技、锻匠骨、润匠心、砺匠志”的五育融合育人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提供“山工经验”。
深化“对标争先”和党建“双创”,健全学校基层党建“六大”体系,打造一批校级党建特色品牌和样板支部,创新“三联四创五融”联建模式,与企业开展党支部联建,增强校企协同育人功能,发挥“双带头人”头雁效应,打造“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推进党建与专业深度融合。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团队、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党建品牌6个。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赴隰县职业中学开展职教帮扶工作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完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育人体系,深化“1+3+N”实践育人模式,搭建“山工智融”网络育人平台,构建“大思政”格局。牵头成立“杏韵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联盟,挖掘打造“五炼”“五煤”专业课程思政品牌和“龙潭学术讲堂”“唐槐人文讲堂”等文化育人品牌,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等思政精品项目3项、省级179项,学校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省级“三全育人”示范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校。
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布局为牵引,九游官方入口深化产业需求调研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全面对接山西“344”产业体系的十大专业群。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岗位能力需求,重构“共享课程夯基、融合课程增技、互选课程拓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三融入四结合五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双元协同、特色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统筹推进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建成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重点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群3个,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30门,主编及参编国规教材31部,拥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示范虚拟仿线个。培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杰出教师4人。获全国教学能力大赛奖项5项,全国(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40余项,连续两届荣获山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年度总冠军,近三年,毕业生留晋率78.5%,就业对口率85.9%,用人单位满意度98.9%。
坚持体教融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构建“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拓展+体育竞赛强技+大众运动畅享”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等10门基础体育课程和八段锦、太极拳、武术等特色体育课程,打造“龙舞狮腾”“灵动毽球”“极限飞盘”“晋韵腰鼓”等17个体育社团,搭建“花式跳绳”、“梦想杯”排球赛、校园运动会、定向越野赛等体育竞赛平台,普及健美操、广场舞、瑜伽、排舞等群众性体育项目,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排舞锦标赛、校园排舞网络展示赛等赛事中荣获各类奖项17项,在全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大学生篮球锦标赛、大学生定向越野赛等赛事中荣获各类奖项21项。特别是,学校荣获2024年全国校园排舞优秀组织奖、优秀推广奖、推广杰出贡献奖,国家体育总局、山西日报、中国体育报等多家媒体予以广泛宣传报道。
深挖美育内涵,创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审美体验+雅、气质儒雅、学识博雅”的时代青年,构建“知识传授、价值塑造、文化传承、技能培养”四位一体美育育人模式。丰富美育课程体系,开设美育课程20余门,引入非遗课程并邀请传承人授课,将传统技艺融入美育课堂,让学生在技艺传承中感受美的熏陶;举办“音领青春‧乐动精彩”校园演唱会、“流光溢彩‧舞动青春”迎新音乐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美育作品成果展、廉洁文化书画展等美育浸润校园系列活动,开展“名家名篇读书活动”“传统非遗技艺进校园行动”等美育专题项目,打造“红色腰鼓队”“风华舞狮团”等“一系一品”特色精品社团。
近年来,荣获省级高校毕业季优秀美术作品展一等奖12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2项,省级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全国广告艺术大赛山西分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以“崇德”“尚能”两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载体,构建“三结合三递进”劳动育人机制,优化“3+10+N”特色课程体系,深化“一强化两融合四服务”劳动育人模式,将“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贯穿到人才培养各环节,将“劳动素养养成、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强化”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通过劳动课堂教育、“农耕园实践”“劳模工匠进校园”“专业技能大赛”“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岗位实习”等活动,打造“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安全应急救援”“金工实践”等10个专业劳动育人品牌,不断拓展劳动育人平台,提升劳动育人功能,增强劳动育人效果。
崇德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获评省级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集思绘梦新青年,动手建模展风采”劳动育人课堂、“一强化两融合四服务”劳动育人模式、“传承非遗技艺、助力劳动教育”劳动实践课堂被评为省级优秀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入选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项。
风正时济扬帆起,任重道远策马行。在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新征程中,学校将以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为契机,不断健全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深化“铸匠魂、精匠技、锻匠骨、润匠心、砺匠志”五育融合育人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工匠,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奋力谱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